来源:经营内参君 CBRA新店商观察
中国的宠物产业像极了20年前的化妆品产业、10年前的母婴行业,处于两大头的“哑铃型”的产业结构:一端上游制造商数量庞大,产业多且分散,但品牌集中度较低。另一端用户基数极其庞大,我国一人户养宠家庭已超过1.25亿户,且宠物家庭渗透率逐年上升。而连接两端的中间渠道零售端又细又长,全国性连锁品牌寥寥无几,乃至区域龙头也是乏陈可数。
从门店的生命力和经营效益来看,多数宠物店依然挣扎在生存线上。
据有关行业显示,2023年有34%宠物店开店不到1年,59%的宠物店规模在 100 ㎡以下,59%的宠物店月收入介于3-5万,单个个体宠物门店仍是主流占比61.8%,仅 13%回本周期在 1 年半以内。
一边是行业大盘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一边是离用户最近的宠物店却如此低效和“低能”,宠物店的经营模式以及经营效率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提高?
成本高企,人效低下
人力成本高、税费负担重,店面租金贵、开发新客户成本高、人才缺乏、培养人才时间慢,好不容易培养的员工却流失率高。。。。。
高薪未必能留人,留下人未必留下心
高薪留人恰似“吃伟哥”,确实立竿见影,但只能快活一时,却无法长效。为什么员工总是不会主动积极、自发自愿地做事情?为什么员工做事老是热情不够?为什么员工不像以前一样动力十足?
老板与员工,利益趋同难实现
从本质上来讲,老板和员工的利益是趋同的,但没有人会愿意为别人干,每个人都愿意为自己干。如何通过利益分配机制把员工和老板从雇佣关系变成合作关系、甚至合伙关系?
可见,如何发挥每个人的个人价值?如何通过薪酬机制解决员工为谁干的问题?在保障公司利益的前期下,如何通过合伙人机制设置激发组织新活力?
这些问题就像企业的“根”,如果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门店更多经营策略和战术就没有办法得到更好的执行落地,更不可能小苗成树、开枝散叶。
2024年3月29日 北京
CBRA新店商大会Q1峰会
重磅嘉宾为宠业新店商人赋能
限量1元抢票,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
洞察消费
实战指南
趋势分析
加入我们
与数万同道中人共同探索实体商业新未来!
让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扫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