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行业观察消息,12月21日,中国宠业年度大会系列会议之一,由毛球殿下独家冠名赞助的宠物渠道创新峰会,在青岛红树林会议会展中心D厅正式召开。
以下为嘉宾现场分享整理而成的干货笔记,内容略有删改,供大家参考:
沈阳巴迪宠物总经理王利:从品牌商和渠道商的不同维度说起,什么才是你们心目中渠道商和品牌商的理想型?渠道合作的需求又是怎样的?
毛球殿下创始人修浩壬:
渠道中的理想型首先就是价值观一致。其实毛球殿下最早十几个经销商在合作的时候都经过了充分的沟通。首先在控价的理念上面,大家都是要深耕线下市场的,所以不串货不乱价的经销商才是合作的基础,大家有共同的理念,经销商认为品牌不着急,品牌认为经销商不串货,同频共振才能达成长期合作。
其次是渠道商在本地的渗透力。我们希望经销商是在当地有客情关系,能做产品的培训和服务,同时能够把产品在门店端和销售端的一线问题及时反馈到品牌方这边来,并不是说压到中间层可能过了一两年之后才知道这件事情。
最后就是像四郎上午讲的一样,能做到经销商和品牌的同声传译,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耐宠创始人周铭:
我认为理想的合作伙伴在现实当中,更多的是要门当户对。这个并不是说公司规模有多大,多有钱或者怎么样的,主要还是指思维、做事方式上面的同频,如果能在这方面有一些基本的同频共识,那大家才有可能合作下去,持续丰富自己的合作方式和内容。
对我们来说,因为本身是从其他行业跨界过来的,所以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创新和改变。我们到宠物行业来也希望能够找到积极改变、积极创新的合作伙伴一起来做事情。大家一直在交流中谈到“卷”这个字,我认为卷主要就是卷在同质化,如果说能有更多创新性的思维和方式方法,或许可以把“卷”这个字未来出现的频率降低一些。
Pet lnn 创始人谭施聪:
第一点是理想型的品牌首先要有比较好的产品,这是一个合作的基础。
第二点是在于这个品牌自己要先想清楚,特别是在现在这个阶段里面品牌本身到底需要什么,对于现阶段各个渠道的发展,比如说天猫旗舰店、自营店、天猫超市以及线下实体店、拼多多、繁育渠道等等,品牌方对于这些渠道是怎么理解的,是会利用好的方式还是会让渠道变成一个非常混乱的游戏。
第三点对于渠道来说,选择一个品牌无非是希望能够长期合作下去,有更多的选择和利润。但现在一些品牌对于市场的预期充满信心导致库存过高,最终引发了渠道市场的混乱,这个可能也是站在渠道商的角度对于品牌方非常关心的一点,对于市场每年增量的多少是不是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和要求。
第四点,配套服务是不是能够真正落地,比如对于售后的服务,包括售前的服务、线下陈列服务、促进动销服务是不是都有,力度如何等等。
第五点,现阶段国内的宠物市场越来越卷,可能一个品牌要起来更多的是看你市场上是怎么投入的,在市场推广上你做了哪些动作、有哪些打算等,这些都是站在我的角度比较关心的事情。
成都新鼎立创始人&总经理张明军:
我简单说一下,反向来说,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我们公司选品是怎么选的呢?首先我觉得是思想要同频,这个品牌的规划到底是走上还是走下,我说的上就是线上,下就是做门店这一块。
有没有给到经销商、渠道商合理的利润,包括门店的合理利润。
有没有后期更多推动经销商,给经销商赋能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能给我经销商带来什么东西,这是我们想要的点,因为现在的产品就是千篇一律,你说你的好,我说我的好,但是搞下来基本上就差不多的,看配来表就知道了,你搞个30%,别人可以搞35%,甚至还有40%的,我觉得最多能我们带来价值的是什么,这个品牌到底能给我们经销商赋能多少,传递到我们经销商,我们经销商能够给门店带来什么东西,我觉得这个是我选择品牌未来的一个价值。
还有控价的问题,作为线下经销商我觉得控价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线下市场是一个慢热,非常需要时间去沉淀的市场,不像线上,线上一夜之间或者一两天就把它打爆了,线下是需要一年两年,我们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培养一个品牌,现在的品牌就是这样的,当线下经销商做得刚刚OK,或者说我们可以享受这个红利的时候,危机来了,那我现在就会选择实实在在未来想去做线下这一块的品牌,这是我们需要的一个点。
沈阳巴迪宠物总经理王利:刚刚嘉宾各自分享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型,那么接下来尝试反过来探讨一下,大家最不希望合作的渠道商或者是品牌商是什么样的?
毛球殿下创始人修浩壬:
最不喜欢的这个话可能有点得罪人。我觉得不太适配的就是捏活动捏得比较猛的经销商,克扣活动比较猛的经销商。其实一个品牌的预算并不多,我们中间的品牌商毛利其实也不是最高的。但是就靠着这么点利润,为了能够把地方市场做起来,我们也会把大量的利润让出来,如果最后没有传导下去,做出效果的话,我们最不理想的状态。
第二,是在全国声名鹤立的这种合作伙伴。我们有时候特别害怕开发了一个经销商,一夜之间全国都有我们的货了,包括某多多,这个比较害怕。
第三,也比较害怕非常优秀的前辈们,手里面的品牌太多了,我们品牌被接手之后容易会有被雪藏的风险。这三点可能是我比较介意的。
耐宠创始人周铭:
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倒不是说怕得罪人,在座的经销商或者说没来的经销商既然能活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只不过大家之间合适不合适而已。
对于我们来讲,最不喜欢的就是嘴上说的跟实际行动匹配度比较差的合作伙伴,这个里面不仅仅是经销商,同样包括其他各方面的合作伙伴。因为我们是一家技术型的公司,所以整个企业的问题基本上就是这个东西可不可以做,能做能实现的话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能不能落实下来,说了是否可以做得到,这一点来讲是非常在意的。
其次就是价格的管控,其实品牌方管控价格很辛苦,也很难。尤其当经销商网络越来越多的时候,如何去了解线下实际活动的价格是什么样子的更难,很多经销商其实是不会主动去跟我们说的,等品牌发现的时候,甚至说我们派同事去巡场才发现这一点,这一点是非常头疼的。因为这个行为其实伤害的不是说你自己一点点的利益,所以基本上对这两点比较在意一些。
Pet lnn 创始人谭施聪:
我不太会合作的品牌方基本上就是刚刚讲的,品牌方自己没有想清楚,或者说之前讲的说的跟做的完全不一样。举个例子来说,品牌说要重视分销,品牌想担负自己推广的责任,但实际上可能过了几天官方旗舰店就开始乱搞,或者是大平台开始乱搞他也不管不顾,从此没有了声音。这种品牌说实话其实蛮多的,不然不会说现在大家讨论的很大一个重点是控价这件事情。所以我个人觉得像这一类公司很难去合作。
成都新鼎立创始人&总经理张明军:
我就是两点,第一个就是每个月月底的时候很多品牌不做事情,到月底需要完成任务的时候找到我采购说帮我下点单,这种品牌方说老实话我是不愿意合作的。
第二个曾经也是在我们公司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当时是很大的一个品牌,包括总经理、大区经理、销售总监同时找到我,老张我这个季度差点销量,你帮我扛50万,我后期给你什么什么东西,当我把这50万打了过后,你跟他要东西的时候他不承认了,甚至这个品牌欠了好几个经销商,最后一次我问他的时候,这个人已经离职走了,另外一个总经理给我回答的是什么?你可以来起诉我。所以说经销商们以后遇到这种品牌,即使再好都不要去干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