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姆疏螺旋体病(简称莱姆病)是一种细菌性的、由蜱介导传播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革兰氏染色阴性,生物学地位上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
广义上的伯氏疏螺旋体复合群有12个不同的种,但只有严格意义上的伯氏疏螺旋体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家畜具有致病性。具有坚硬外壳的硬蜱是严格意义上的伯氏疏螺旋体的传播媒介。
病原传播
刚从卵中孵化出硬蜱幼虫没有感染螺旋体,幼虫和若虫可从携带螺旋体的宿主上获得螺旋体。蜱黏附宿主后,经过24h,伯氏螺旋体首先感染宿主的皮肤。53h以后,病原进入血液并形成稳定的感染状态。因此,尽早去除黏附在宿主上的蜱,可降低螺旋体传播的潜在危险。莱姆病不仅可通过昆虫传播,还可经体液(尿液、唾液、精液等)或咬伤的伤口进行传播,此外,母畜妊娠前感染螺旋体,可将其传染给子宫内的胎儿。
犬猫被含有病原体的蜱虫叮咬后均有患病的可能。目前没有研究表明狗狗的莱姆病可以直接传染给人类,但如果蜱虫叮咬了含病原的狗狗后,再叮咬人类,人类就有可能会患病。
流行病学 + 国际现状
五大洲70多个国家发现了莱姆病,发病去在持续扩大,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莱姆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虽不大,但现已证明我国的29个省(市、区)的人群中存在莱姆病的感染。
国际上现有的疫苗为全细胞灭活疫苗,此种疫苗仅含有重组外膜蛋白A (rOspA),且已经应用于犬。但目前所有的疫苗都可诱导强烈的抗体反应,其中裂解疫苗主要针对OspA蛋白。抗OspA蛋白抗体可以防止螺旋体从蜱传播给宿主。但在蜱传播病原体给宿主之前,蜱体内的伯氏疏螺旋体就停止产生OspA蛋白,开始产生新的蛋白质,如OspC蛋白等。所以,开发包含多种螺旋体抗原的疫苗,以增强疫苗的保护效果已经成为研究目标。
临床表现
犬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或复发性的跛行、发热、厌食、嗜睡、淋巴结病(有或没有肿胀)、关节疼痛、眼病和神经症状等。此外,莱姆病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肾功能衰竭,并且通常是致命的。其特点是尿毒症、高磷血症和严重的蛋白质丢失性肾病,常伴有外周水肿。特别是伯恩山犬和拉布拉多猎犬,经常表现出较高的疏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水平,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对肾组织常常引起严重的炎症。
图|伯恩山犬(左)拉布拉多猎犬(右)
此外,部分病例会出现莱姆心肌炎(继发于莱姆病的发生心肌病的动物)的症状。
诊断
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包括发病史、临床症状、排除其他疾病的诊断、实验室数据、流行病学情况、对抗生素的治疗反应等多方面。
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学检测是一种辅助诊断的方法。其抗体检测的标准程序为首先用敏感的ELISA方法对样品进行初筛,再用特异的蛋白质印迹试验对阳性样品进行复检。蛋白质印迹试验可以区分接种疫苗和病原感染诱导产生的免疫反应。
多肽检测试验(C6肽)检测,可以特异性的检测由感染病原而产生的抗体。然而检测到特异性抗体仅表明有细菌抗原暴露,并不等同于临床发病。
PCR方法检测其特异性DNA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莱姆病的临床症状是非特异性的,需要与其他骨科疾病(外伤、分离性骨软骨炎、免疫介导性疾病),还应考虑与其他感染相区别。红孢子虫属嗜吞噬细胞无形体(通过蜱传播)也可导致间接性或复发性跛行。
实验室送检
PCR检测样本要求
犬:EDTA抗凝全血1ml
治疗
研究报道,抗生素治疗莱姆病有效,但不能完全或快速治愈全部的感染动物。四环素类和青霉素类药物对四肢和关节病疗效明显。由于患病动物经常伴有其他蜱传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因此使用多西环素的效果优于青霉素。临床证明,给犬使用标准抗生素计量连续治疗4周是有效的。因为伯氏疏螺旋体可持续感染,莱姆病可能复发,但病原体不会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因此复发病例可再次使用上述抗生素治疗。针对受影响的器官系统和临床病理的异常进行对症治疗同样重要,尤其是对出现的肾脏疾病。
预防
❤很重要❤防大于治
·定期为使用驱虫产品。
·在疾病流行地区,应注射疫苗,以便获得最高程度的保护。但疫苗的使用尚存争议,且国内暂时没有预防莱姆病的疫苗。
·定期进行蜱虫检查,若有蜱虫需及时清理。
人如何进行预防
(防蜱、防蜱、防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