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意大利罗马总部举行全球技术成就表彰典礼,庆祝该组织成立80周年。在“畜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技术领域,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院士团队凭借其在黏菌素耐药基因mcr领域的重大发现与创新贡献,荣获该领域的全球技术成就奖。FAO总干事屈冬玉出席典礼并为获奖机构代表颁发证书。动物医学院王少林教授参加大会并代表接受颁奖。

“全球技术成就奖”为FAO首次设立,旨在表彰为全球农业食品转型、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机构与个人。奖项涵盖畜牧、土壤、渔业、林业、植保及南南合作六大领域,共收到来自90个国家的1390份申请,最终239个单位或个人获得表彰。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沈建忠院士团队在耐药基因研究方面,首次发现并系统阐释了mcr耐药基因在动物源细菌中的传播机制及其对公共健康构成的威胁,该研究成果为全球范围内遏制耐药性传播、推动养殖业合理用药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并已在多个国家应用于畜牧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与耐药性防控策略的制定。此项成果的取得,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农业大学与FAO在农业食品系统耐药性控制领域的密切合作起到了重要助推作用。

沈建忠院士团队长期致力于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相关成果多次在Cell、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Nature Microbiology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团队依托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和FAO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参考实验室(学校首个FAO参考实验室),构建了覆盖全国的耐药性监测网络,为我国及“一带一路”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此次获奖标志着中国农业大学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兽医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获得国际权威组织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我国科学家在全球农业与健康议题中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学院与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将继续加强该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为推动畜牧业绿色转型、保障全球食物安全与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