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花鸟鱼虫研习社
花鸟鱼虫研习社消息,8月20日,“2025第二届亚洲小宠生态论坛”在第27届亚宠展现场召开。
会上,Apa亚宠会秘书长胡俊,在现场分享了主题为《“小众猎奇”催生“热经济”,探索小宠行业的多维升级之路》的报告解读。具体内容如下:
01
小宠行业发展现状与原因
现阶段小宠行业发展呈上升趋势,其中鹦鹉、鸟禽类增速最快,其次是爬宠。整个中国整个宠物市场约为3000亿,而小宠市场规模大约为110亿,仅占市场一小部分,但增速较快,线上消费市场规模占比由2024年9%增至12%。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第一是政策的逐步放宽,使得小宠品种日益丰富多样。
第二是消费群体逐渐年轻化,00后成为主力军。相较于饲养犬猫所需的空间与时间,小宠异宠的饲养门槛相对较低,且其独特的个性化特征,正好契合了年轻一代对新鲜事物的追求,满足了发烧友的特殊偏好。
第三是社交,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让小宠异宠的“种草”效应愈发明显,进一步刺激了消费。
在政策与技术层面,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开发利用,为小宠饲养开辟了新天地。繁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则为国内小宠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02
小宠行业的多维升级
分析小宠行业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鹦鹉类小宠养宠人群中女性占比72%,占据主导地位,活体交易中半毛期鹦鹉最受欢迎,占比38.9%,齐毛位居第二,占23%。
从其消费偏好来看,进口产品备受青睐,尤其是功能性产品,如肠道健康类产品,食物方面,主混合种子粮占主导地位,约为整体的70.9%。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医疗这一块发展也十分迅速。
第二,仓鼠兔子等哺乳类,仓鼠市场比较稳定,占54.5%,鹦鹉兔子市场略有下滑。与鹦鹉类似的是,肠胃健康与保健医疗同样受到广泛关注,同时,老龄化成为新的关注点。
第三,爬宠类近两年发展迅速,尤其是守宫类宠物,近几年技术发展使得繁育成本降低。在产品方面,食品占据主导地位,但发展速度没有像鹦鹉那样快速,主要受爬宠的食性与食量影响。目前两爬类食品的重点仍是活体,如蟋蟀等。
综上所述,国内小宠行业产品的升级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需求精细化:不同种类的小宠对产品的需求各异,呈现出明显的细分化特点。
服务需求多样化:小宠医疗,美容,寄养,上门服务等需求逐渐升起。
智能产品崭露头角:智能鸟笼,仓鼠仓等智能产品开始进入小宠市场。
医药产品专业化:针对小宠的专属医疗产品不断涌现,改变了过去借用其他动物药品的局面。
品牌化路线:众多品牌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小宠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
03
小宠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尽管小宠行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监管相对滞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活体监管界限模糊,存在一刀切的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科学研发产品配方:不断优化产品,提高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
普及小宠饲养知识:通过多种渠道,向消费者普及小宠饲养的科学知识,提升饲养水平。
加强宣传教育:针对外来物种的风险,加强对饲养者的宣传教育,提高风险意识。
解决专业化与人才空缺问题:从业人士应积极分享经验,培养专业人才,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相信小宠行业能够在规范与创新中不断前行,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