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雄鹰杯大赛
第十届“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的战鼓即将擂响,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的师生们正以饱满的热忱和周密的部署,全力投入赛前的冲刺备战中。自今年4月启动相关工作以来,学院通过层层筛选、科学统筹,选拔出了优秀的参赛队伍,期待在全国赛事的舞台上彰显华中农大动物医学专业的扎实功底与青春活力。
优中选优,细致部署
为顺应新时代对兽医行业提出的新要求,持续推动学校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华中农业大学于今年4月下旬,按照大赛组委会的相关要求,启动了“雄鹰杯”参赛选手的校园选拔工作。此次校园选拔与学校第十届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相结合,吸引了252名同学报名参与。
在选拔过程中,各参赛同学全神贯注,在不同环节中充分发挥自身实力。经过自愿报名、笔试面试、实操比赛等多轮严格考核,杨蕊阳、黄心怡、唐文轩和陈星辰四名本科生凭借突出的综合表现脱颖而出,组成了参赛队伍。
为保障备赛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学院组建了一支由韩丽、朱聪、刘东明等多位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构成的指导团队。这些老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参赛队员量身定制了详尽的备赛计划。从5月13日开始,队员们便在学院第四综合楼内展开了紧张有序的备战训练,致力于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能力的双重提升。
深耕理论,锤炼技能
在理论学习方面,由于“雄鹰杯”考查范围广泛,队员们对从大一开始学习的小动物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且详尽的复习,并结合往年题目进行知识检测与巩固。
学习过程中,队员们将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分类,展开深入讨论,还积极向指导老师们请教。对于先前存在欠缺的皮肤病、心脏病等板块,在各位老师的辅导下进行专题学习,力求实现知识面的全面覆盖。
实操训练上,华中农业大学提供了顶尖的实验设备、充足的实践材料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全力支持参赛队伍打磨“兔胃切开术”“血涂片制备与判读”“徒手打结”三项技能。
每天上午,队员们都投入到这三项实操训练中,他们在兔胃切开术的训练中尝试不同的配合方式,通过不断磨合来各扬所长,选出最佳的实操阵容。训练结束后,队员们会对每场手术训练进行视频录制,然后进行总体及个人复盘,对照比赛评分细则总结可改善之处。
指导老师们在观察训练后,指出了术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如麻醉助手在提供手套、加水润湿时无菌意识不强,一助与主刀配合不够密切等,为队员们的提升指明了方向。如今,队员们的徒手打结从一开始30秒二十个出头,到突破三十个、四十个,漂亮的方结随着手部的翻飞呈现;血涂片也从最初的大方片,进步到能丝滑推出漂亮透明的羽状尾,视野中的细胞分布从密密麻麻变得疏密得当,这些都见证了他们的努力与成长。
模拟演练,砥砺心志
为了更好地适应比赛的节奏和氛围,检验队员们的训练成果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队员们结合比赛流程开展了多次模拟演练。
演练现场,四位选手身着整洁的专业服装,佩戴好完备的防护装备,以高度的专业素养投入到各项考核中。从精细的兔胃切开手术操作到精准的打结技术,再到细致入微的血涂片制作,每一个环节都展现出他们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日渐娴熟的实操技能。
面对演练中出现的挑战与意外情况,选手们没有退缩,而是迅速调整策略,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并与指导老师紧密协作,共同克服困难。这种勇于面对挑战、敢于担当的精神,得到了指导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赛后,选手们纷纷表示,模拟演练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后续的训练明确了方向。
凝聚合力,勇攀高峰
在备战的过程中,队员们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在一次次的挑战中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他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一同面对困难与挑战。
在每一次的讨论和交流中,他们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高效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这种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精神,成为了他们备赛路上最珍贵的财富。
在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参赛队员们正以全新的面貌、昂扬的斗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随着比赛日期的临近,队员们心中对展现所学、检验实力的期待愈发强烈,他们渴望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与全国各高校的同学切磋技艺、交流思想。
这份对卓越的追求和对团队的信赖,将成为他们赛场拼搏的动力源泉。相信在第十届“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上,他们定能凭借扎实的功底、默契的协作,绽放出属于华中农业大学的绚丽光彩!
(华中农业大学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