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宠物道
一 情绪经济已成为经济新引擎 PET DAO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列为核心任务,情绪经济正在成为经济新引擎。淘宝天猫618战报显示潮玩、宠物、运动三大情绪赛道爆发,453个品牌成交破亿,2400家潮玩店增速超100%。全球视野下,2025年日本治愈产业规模剑指7.5万亿日元,欧美疗愈体验消费年增17.5%,印证情绪消费的跨文化势能。
麦肯锡调研揭示,64%中国消费者将精神满足列为首需。南开大学社会学教授管健发布的文章显示,情绪消费定义为“消费者通过购买达成心理补偿的行为”。管健认为消费者通过购买达成心理补偿的行为,其核心在于满足消费者对情绪价值与情感共鸣的深层次需求。这种消费形态的兴起,标志着我国消费市场正从传统的“功能导向”向现代的“情感导向”转型。
二 情绪消费的三大主力军 PET DAO
情绪消费的核心人群主要包括Z世代、单身群体和银发群体,这个群体大多都面临较大生活或心理压力,注重个性化和独特体验,追求产品的情感价值和文化内涵,且对社交媒体依赖度高,消费决策易受网络信息和他人分享影响。
1. Z世代
Z世代的消费行为深度绑定社交媒体,他们热衷于收集潮玩盲盒,本质是在构建个人IP库;追逐虚拟偶像周边,将情感投射到更可控的数字世界。这种消费具有强仪式感,拆盲盒时的惊喜体验、手办陈列的场景营造,都在强化“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独特标签。
2. 单身经济
数据显示,中国单身成年人口已突破2.4亿,这就催生了“一人食”经济与“它经济”的繁荣。迷你家电、单人旅行套餐等“孤独消费”的兴起,折射出单身群体对生活品质的坚持;宠物市场的爆发,是更深层的情感诉求,猫猫狗狗异宠等成为“当代牛马”最稳定的情感支撑。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消费者对产品便捷性的要求,正推动宠物服务向智能化发展,如自动喂食器、智能猫砂盆等“智能养宠”设备的热销。
3. 银发群体
在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银发群体的消费需求呈现“养生+悦己”特征。从助眠枕头到广场舞音响,从老年大学课程到银发旅行团,背后都是对情感陪伴的渴望。特别是宠物给银发群体带来的“独特”陪伴,这是其他情绪消费不能比拟的,从市场观察来看,银发群体对宠物的生活要求更细致、更安全,比如,老年群体对产品安全性的严苛要求,宠物食品的成分公示、保健品的功效认证,这些正倒逼行业建立更透明的溯源体系。
三 宠物经济,情绪消费的主力 PET DAO
在所有情绪消费赛道中,宠物经济展现出最强的韧性。根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报告》,2023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达5928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8114亿元。
情感替代效应:宠物角色晋升为“家庭成员”。78%的养宠人士认为宠物是“不可替代的情感支柱”,这种情感联结甚至超越了部分人际关系。
服务链条延伸:从基础的宠物食品、医疗,到宠物殡葬、宠物保险,再到宠物主题酒店、宠物摄影等跨界业态,一个覆盖宠物全生命周期的完整产业链已然成型。
消费代际迁移:90后、00后养宠人群占比超65%,他们的消费特征呈现明显特征,既愿意为高端进口粮一掷千金,也会因网红产品测评而迅速“跳槽”。这种“理性与感性并存”的消费观,正推动行业向专业化、细分化演进。
不过,对比海外成熟宠物市场,中国宠物经济仍有巨大想象空间。分析美国宠物市场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背后的原因,其驱动力来自持续创新的细分品类,如宠物心理健康服务、基因定制宠物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