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兽医协会
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案例分享(六) 畜牧兽医专业群人才培养“1135”模式创新与实践
1
摘要
围绕乡村振兴和科教兴农战略,结合畜牧业产业链数智化转型升级,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有重大战略意义。链群对接以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以翼筑融”实现多元主体协同育人路径,以“特色学徒”铺设多样化育才路,以“一核三撑”打造优质教学新样态,以“以赛砺能”培育创新英才,凝练畜牧兽医专业群人才培养“1135”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此模式推广至兄弟院校相关专业,专业群影响力显著提升。
2
背景及目标
(一)实施背景
围绕国家乡村振兴和科教兴农战略,结合畜牧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迭代,在国家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培养能够适应畜牧业产业链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对于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关键问题
1.针对专业群人才岗位适应能力不强、培养目标模糊,职业发展受限等实际,解决了培养目标定位、专业人才岗位适应能力不强的问题。
2.针对产教融合不深、校企合作不深的现状,牵头成立东北生猪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成“价值驱动、利益共享、发展共赢”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产教融合关键突破,解决了协同育人难题。
3.针对教学资源滞后,课程资源匮乏的实际,解决了创新“一核三撑”新理念,打造全方位育人新样态。
4.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现状,构建双创育人体系,建立以赛促训机制,实现学生技能和双创水平双提升。
3
工作与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模式提炼
基于以上实践,总结提炼了畜牧兽医专业群人才培养“1135”模式创新与实践,即“1对接”即专业群对接产业链,“1路径”即以东北生猪产教融合共同体平台搭建产教融合新路径,以“特色学徒、一核三撑、以赛砺能”为“3举措”,打造“5优质核心要素”,即优质教师团队、优质课程资源、优质教材、优质实训基地、优质专业。
(二)具体做法
1.链群对接,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为适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万亿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和千亿级乳制品、畜禽屠宰及肉类深加工优势产业,对接畜牧业产业链上游的饲料加工、智慧养殖、科学防疫、疫病预防与治疗岗位群,对接产业链中游的质量安全检验和屠宰分割包装、畜产品加工与制造、食品检测与安全岗位群,组建专业群,专业群由畜牧兽医、动物医学、食品智能加工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等四个专业构成。
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深厚人文素养,适应畜牧业产业链岗位群需要,掌握现代畜牧产业岗位需要的理论知识,具备智慧养殖与加工岗位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能够适应现代畜牧产业高端发展需要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2.以翼筑融,构建“四协同”新格局
东北生猪产教融合共同体实施“五元三级”管理体制,建立“价值驱动 利益共享 发展共赢”共建共享机制。下设“两院一中心”实体运行,依托创新服务中心打造科研技改平台;依托教育学院打造教育教学、创新创业、技能训练三平台;依托乡村振兴学院打造科研服务平台;运用五平台协同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品牌打造,开创产教融合创新治理的新格局。
3.特色学徒,铺设“多样化”成才路
专业群实施多样化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学徒制班,培养对接产业链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畜牧兽医专业与金新农集团等企业合作创新学徒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设置订单班,培养紧密对接企业岗位群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动物医学专业与谷实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试点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猪场工程师班,培养适应产业“三新”的现场工程师人才,专业群其他专业与大北农集团等企业合作实施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多模式体系育多样化高技能人才。
4.一核三撑,打造优质教学新样态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党建引领,构建“大师资、大课堂、大平台”思政育人格局,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以“三教改革”为支撑,以教师为教改主体,实施“5个1”工程,建立校企双向流动机制,打造“双导师”团队;以教材为教改载体,以核心课建设为抓手,建立“1课1团队”机制,围绕课程建设能力图谱和课程资源,打造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系列教材3套;以教法为教改路径,依托超星数字平台和虚拟仿真、物联、生产性等3类基地,推进教法和考核方式改革。
5.以赛砺能,培育“创新型”英才
秉承“匠心引领 双创筑梦”理念,以东北生猪产教融合共同体为基础,打造技能大师引领“双导师”团队,采取师带徒、学长制模式,依托共同体创新创业平台和科研技改平台,建立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和专业技能竞赛训练,建立“系赛-校赛-省赛-国赛”赛事进阶机制,提升学生双创能力和技能水平,培养一批“创新型”精英人才。
三、成果成效
(一)专业群育人成效显著提高
专业群开展系统的教学改革,育人成效显著提高。5年累计培养学生3600余名,初次就业率96%,企业满意度92%,创业率5.7%,升学率15%;学生参加竞赛获国奖4项、省奖40项,2名学生获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二)产教融合项目示范作用明显
产教融合共同体为省级立项,形成共建共享机制,以“四协同”促进产教融合。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孵化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个,服务中小微企业500余家,培养省级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65人,孵化农村新型经营主体78个,培育鲲鹏火鸡等6个品牌。
(三)入选省“双高”,建设成效被充分认可
畜牧兽医专业群入选黑龙江省“双高”建设计划,动物医学专业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与俄罗斯远东国立农学院开展专本国际贯通培养;开发教材40余部;《“以翼筑融 特色学徒 一核三撑以赛砺能”畜牧兽医专业群建设模式创新与实践》荣获2024年度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获评省一流核心课程1门、省在线精品课5门,省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专业群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4
经验总结与分析
(1)以链建群、以翼促融、岗课对标,形成产教育人新局面
创新了依产业链建专业群,以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为路径,依托五平台,实现“四协同”新格局,促进专业群产教融合高质量,制定专业群“岗证课赛融通”课程体系、畜牧兽医专业“能力递进、分项培养”课程体系和动物医学专业“现场兽医师”课程体系等。形成产教融合育人新局面。
(2)人才培养模式纵向迭代横向拓维模式,育多样高端人才
依托省骨干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平台,先后实施订单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模式、中国特色学徒制模式等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迭代,实现由“产教对接”向“产教深度融合”过渡。专业群实施了学徒制、学徒制订单式、现场兽医师特色学徒制等模式,实现多模式体系育多样化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3)“一核三撑”育人框架体系,构筑优质教学新样态
创新了“一核三撑”的优质教学新样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三教改革”为支撑,以教师为教改主体,以教材为教改载体,以教法为教改路径。构建“大师资、大课堂、大平台”思政育人格局;建设“专家引领、名师主导、工匠传承”的教师创新团队;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库;制定教学标准,开发40部教材。推进方法教学和考试方法改革。
(4)专业群人才培养“1135”模式,实现高质量育人
“1对接”、“1路径”、“3举措”打造“5优质”,形成畜牧兽医专业群人才培养“1135”新模式。
5
展望
成果提供了专业群建设的机制引领、方法支撑及规范成熟的建设方案和实施途径,成果在省内外30多所职业院校和全国近100家合作单位得到了推广应用,为国内畜牧兽医类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案例。为龙江职教体系建设提供案例支撑,对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6
所获荣誉
1.《“以翼助融 特色学徒 一核三撑 以赛砺能”畜牧兽医专业群建设模式创新与实践》荣获黑龙江省2024年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以翼助融 特色学徒 一核三撑 以赛砺能》获评黑龙江省2024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3.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群为黑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