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省宠物行业协会
2025年4月28日,由山东省宠物行业协会、十方论坛主办,河南省宠物产业协会、江西省宠物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宠物新医疗大会”在潍坊富力铂尔曼酒店开幕。
会上,惠中动保 总经理&副研究员 刘玉秀进行《从全球宠物疫苗发展看中国动保企业的机遇和挑战》主题分享。
全球宠物疫苗的发展现状
刘玉秀女士首先回顾了人和动物寿命演化过程中疫苗的重要作用。她指出,疫苗与食品一样,对延长寿命起到了关键作用。人用疫苗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有97款疫苗可以预防46种疾病。相比之下,犬和猫在过去100年中进化出了24种传染病,目前全球已有14款犬猫疫苗投入使用。以日本为例,1995年日本国产猫苗诞生时,猫的平均寿命仅为5岁,而15年后,通过国产猫苗的使用,猫的平均寿命提升至10岁,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疫苗对动物寿命的显著影响。目前,全球41个国家中有200多家动保企业,但只有16家全疫苗公司和7家猫疫苗公司。这表明宠物疫苗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并不拥挤,但也反映出犬猫疫苗研发的高难度和高门槛。
国内宠物疫苗的机遇与挑战
刘玉秀女士指出,国内宠物疫苗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首先,国内动保企业可以采用“双抄模式”,即在第一阶段复制国内外已有的成熟产品,第二阶段布局国外有而国内尚未开发的产品,如犬窝咳、猫传腹、猫白血病疫苗等。此外,国内企业在疫苗研发上可以利用国内流行毒株,优化疫苗的免疫源性,提高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她强调,国产疫苗在产品质量上仍有提升空间。例如,在2014年研究宠物疫苗时,国产疫苗在有效性、安全性、包装界面、使用便捷性等方面与进口疫苗存在差距。经过十年的研究和改进,国产猫苗在2024年成功上市,并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国产猫苗通过优选国内流行毒株,解决了免疫干扰相容性问题,实现了两针保护三种疾病的效果,这在40多年前的疫苗研发中是难以想象的。
然而,国产疫苗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尽管国产猫苗在2024年取得了25%的市场占有率,但整体免疫接种率仍然较低。国内品牌需要在品牌建设和客户教育上投入更多资源,以提高疫苗的市场接受度。此外,疫苗研发周期长,企业需要有长期投入的决心,不能急于求成。刘玉秀女士提到,尽管国产疫苗使用了国内流行毒株,但在市场上仍面临价格战的压力。
技术创新与质量提升
刘玉秀女士强调,技术创新是国产疫苗发展的关键。国内企业需要在疫苗的工艺技术、解决客户痛点等方面下功夫,提高疫苗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她提到,尽管mRNA疫苗在狂犬病疫苗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但由于成本问题,这一技术在狂犬病疫苗上的应用并不广泛。未来,企业需要在创新力、产品质量、服务力、渠道黏性、营销力和品牌建设力等方面全面提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她还指出,国产疫苗在质量上需要进一步提升。例如,一些国产疫苗在保存过程中会出现抗原含量下降的问题,导致免疫效果不佳。这主要是由于pH值漂移导致抗原变形,影响抗体的识别能力。此外,不同品牌的疫苗在抗原降解程度上存在差异,这也影响了疫苗的有效性。
未来趋势与企业责任
刘玉秀女士预测,未来宠物疫苗将更多地服务于延长犬猫寿命,特别是在老年犬猫的肿瘤治疗方面,定制化产品将成为趋势。她还提到,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她参与编写了《新发动物病毒病》一书,记录了2000年以来犬猫新发的20种病毒病,这些疾病未来将成为疫苗研发的重点方向。她所在的普莱柯生物团队在宠物疫苗和化药领域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公司拥有八大技术平台,服务于猪、禽、宠物、牛羊的疫苗研发,并在第三代基因工程疫苗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公司拥有81个国家新药证书和580多项发明专利,其中359项已授权,40项为国际发明专利。
刘玉秀女士呼吁,国内动保企业需要在产品质量上严格把关,抵制低价劣质药品,为宠物主人和宠物医院提供合格的疫苗、化药和保健品。她强调,动保企业需要凭借良心生产药品,确保产品质量,为宠物的健康和福祉贡献力量。
刘玉秀女士的分享为参会者提供了对宠物疫苗市场的全面洞察,既展示了国产疫苗的潜力和进步,也指出了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她的呼吁和建议为国内动保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