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欢迎光临维宠宠物导航网!

维宠宠物导航网

153-2012-0258

Industry
产业+

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资讯

病例分享|一例罕见的犬副中肾管残余的国际病理诊断

2024-05-18 600 返回列表

来源:元医动物医学实验室

本期病例由杭州三千宠物医院 ▪ 浙江农林大学教学动物医院(EFC中心医院)主治医生宋姗姗提供。

01

引言

未绝育的母犬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发生一系列良/恶性病变,例如乳腺肿瘤/增生、卵巢囊肿/肿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积液/积脓等,其中临床最常见的即乳腺肿瘤( Canine Mammary Tumors, CMT)、子宫积液( Hydrometra)和子宫积脓( Pyometra)。年龄是影响这些疾病发展无可争议的因素之一,其次绝育、激素、遗传等对疾病发生的影响也被普遍接受。

这些疾病均好发于中老年犬。乳腺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很少见于5岁以下的犬。肿瘤发生的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且恶性肿瘤患犬的年龄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犬。但不同品种的寿命不同,因此发病的高峰年龄也不同。由于大型犬的寿命相对较短,因此诊断出肿瘤时的年龄通常比小型犬小,这样的年龄差异在高风险品种中更为明显。

图1. 犬乳腺肿瘤的特征。[1]

(A)犬乳腺肿瘤的临床特征,单发/多发;

(B)犬乳腺肿瘤切除后的大小形态,体外观察肿瘤大小不一、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

(C)犬乳腺肿瘤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低倍镜下的细胞形态。

病例内容

本期病例是一只4岁未绝育的雌性边境牧羊犬,主诉一年多前乳区出现一相对较小的团块,服用消炎药及中成药后好转,团块变小。近期复发,且团块短时间内变大,位置似乎出现差异。

图2. 患犬乳腺可见一约15*8*10cm大小的团块

02

院内检查

转诊至杭州三千宠物医院后,体检见乳腺有一约15*8*10cm大小的团块,CT检查结果为左侧第四乳腺肿物、双侧卵巢囊肿及子宫角轻度扩张伴积液。同时实施绝育和乳腺全切手术,并提交乳腺和子宫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明确以诊断是恶性或良性病变。

·向下滑动·

小七 CT报告

小七 检查报告

03

病理诊断

元医国际病理诊断报告书


 大体描述

样本为乳腺和子宫组织,体积分别为8.3*6.6*5.7cm和1.3*1.1*1.0cm。对组织进行矢状面与横断面剖开,剖面呈灰红色、灰白色,质中。共得组织5块,分4组进行包埋。

图3. 大体及取材照片

 大体描述

乳腺,第四乳区:三份乳腺组织切片提交检查,它们都是相似的。分泌性乳腺组织有明显的小叶增生,腺泡内含有少量嗜酸性分泌物。可见成熟胶原蛋白增多分隔小叶。在送检切片中未见炎症或肿瘤。

子宫:两份子宫组织切片提交检查。在轻度出血和水肿的子宫角(子宫切除术后的假象)附近,有第二个管状结构,内衬乳头状突起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上皮细胞有丰富的液泡状细胞质。管腔含有适量的嗜碱性黏液,覆盖在纤毛上,形成深蓝色。在送检组织中未见瘤变。

图4. 可见分泌性乳腺组织小叶增生,

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分隔小叶。

图5. 高倍镜下的分泌性乳腺腺泡。

图6. 子宫角有一个扩张的副中肾管残余。

(水肿出血的管腔为真子宫腔)。

图7. 残余的副中肾管内衬纤毛不全的分层上皮。

病理诊断结果

乳腺,第四乳区:小叶增生伴纤维化。

子宫:副中肾管残余(子宫角囊性复制)。

该病例病理专家

04

讨论

首先感谢宋医生提供的临床资料和图像。

小叶性乳腺增生(lobular hyperplasia)常见于未绝育的母犬,是小叶内导管的非肿瘤性增生,纤维化改变也不是癌前病变,通常完整切除即可治愈,尤其该病例已进行乳腺全切手术,因此预后应良好,本文不过多展开。

本期重点介绍的是副中肾管残余——一种罕见的犬性发育良性病变。

图8. 哺乳动物生殖道的发生及演化

哺乳动物在胚胎早期,雌、雄两性都有两套原始生殖管道——一对中肾管(Mesonephric duct)和一对副中肾管(Paramesonephric duct),又称中肾旁管。在雄性动物中,中肾管后来演变为雄性生殖道,副中肾管退化;而雌性动物则是中肾管退化,副中肾管演变为雌性生殖道。副中肾管的上段和中段演变成输卵管,左右副中肾管的下段在中线合并形成子宫。

通过折叠的黏膜,呈立方至柱状,且常有纤毛的上皮和平滑肌被膜,可以识别出副中肾管残余。它们通常难以与中肾管残余区分开,后者具有未折叠的黏膜和可变的被膜。虽然关于在副中肾管残余中是否存在基底膜存在争议,但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在人的副中肾管中看到基底膜。

在一篇46只犬猫的52处输卵管病变的报道中,较不常见的发育异常病变类型是中肾管和副中肾管残余,且都是在输卵管系膜中偶然发现的。这些结构见于输卵管系膜,排列成假复层状,有时为乳头状、高立方至柱状上皮层。部分细胞呈纤毛状,黏膜折叠。它们的组织学外观与输卵管本身相似。黏膜外可见少量的平滑肌和胶原蛋白(图9),病变常变为囊性。

图9. (a) 副中肾管残余。内衬折叠柱状上皮,

可见平滑肌膜- HE染色。

(b) 中肾管残余,内衬立方状上皮,

纤毛稀疏、光滑,未见肌膜- HE染色。

(c) 输卵管(漏斗管)囊肿- HE染色。

(d) 输卵管炎,输卵管腔内充满中性粒细胞,

混合性炎症- HE染色。[3]

输卵管起源于副中肾管;在临床正常的动物中,残余的副中肾管可表现为充满液体的囊肿或平滑肌壁平行于真子宫角的导管。这些残余物通常有一层假上皮,部分纤毛上皮。虽然副中肾管残余罕见,却是良性病变,因此手术切除即可治愈,该病例预后良好。

通过本期的病例讨论,再次提示母犬绝育的重要性。在第一次发情期后绝育的母犬,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患乳腺肿瘤的风险,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50.9%的母犬乳腺肿瘤为恶性,而母猫的乳腺肿瘤有90%均为恶性。重复发情却不配种的雌性犬猫还很有可能发生子宫内膜增生,因此易导致子宫积液/积脓。

图10. 子宫积脓细胞学涂片,

背景可见变性中性粒细胞、上皮细胞和细菌。[5]

卵巢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和黄体酮,在犬乳腺肿瘤(CMT)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母犬切除卵巢的时机会影响其发病率。根据文献,在第一次发情期前绝育的母犬仅有0.5%的乳腺肿瘤发病率,而在第一个发情周期后绝育的母犬的乳腺肿瘤发病率为8%,在第二个发情周期后绝育的母犬发病率则上升至26%。此外,一些报告表明,兽医实践中常用的雌激素和合成黄体酮似乎会促进肿瘤的形成。近年来研究发现,恶性乳腺肿瘤(MMT)母狗血清和组织匀浆中类固醇激素水平高于良性乳腺肿瘤(BMT),提示类固醇激素可能在恶性乳腺肿瘤中作为局部生长因子,刺激其增殖。因此,目前国际主流看法依旧是建议母犬/猫尽早适龄绝育,以预防与贺尔蒙相关的疾病发生。


元医实验室国际病理诊断项目

专家介绍

项目优势:

1. 精准诊断,专攻疑难病理;

2. 快速高效,平均3-4天出具报告;

3. 价格实惠,具体请咨询元医客服;

4. 双语报告,内容丰富、阅读性好;

5. 全职兽医病理师在线服务,从样本采集到报告解读,全程实时协助;

6. 提供数字病理切片原图,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

7. 免疫组化和特殊染色项目齐全,助力疑难病理诊断。

图13 优质数字切片搭配可溯源的原片二维码


参考文献

(1) Zheng HH, Du CT, Yu C, Tang XY, Huang RL, Zhang YZ, Gao W, Xie GH. The Relationship of Tumor Microbiome and Oral Bacteria and Intestinal Dysbiosis in Canine Mammary Tumor. Int J Mol Sci. 2022 Sep 18;23(18):10928. doi: 10.3390/ijms231810928. PMID: 36142841; PMCID: PMC9503607.

(2) Veterinary Oncology: A Short Textbook

(3) Gelberg HB, McEntee K. Pathology of the canine and feline uterine tube. Vet Pathol. 1986 Nov;23(6):770-5. doi: 10.1177/030098588602300617. PMID: 3811142.

(4) Benavente, M A et al. Canine mammary tumors: risk factors, prognosis and treatments. Journal of Veterinary Advances 6 (2016): 1291-1300.

(5) Hollinshead F, Krekeler N. Pyometra in the queen: To spay or not to spay? 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 2016;18(1):21-33. doi:10.1177/1098612X15623114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20

二维码
维宠宠物导航网 电话:153-2012-0258 电话:155-0222-3953 邮箱:594036387@qq.com 地址:天津滨海新区烟台道15号办公楼5-506室

天津维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 Inc.

 津ICP备19008835号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