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波奇网
这几天关于“恶犬伤童”的新闻吵的沸沸扬扬,也让人触目惊心。
(图源网络)
河南南阳,一名3岁男童在被一条恶犬咬伤18天后,不治身亡。
男童妈妈称,4月21日,儿子在公路边玩耍时,突然窜出一条恶狗攻击孩子。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提供的出院证中,孩子被诊断为多发性动物咬伤。5月9日,孩子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孩子母亲称已打过四针疫苗。14日,男童所在地村委工作人员称,涉事恶狗已被处置,狗主人仍未找到。
(图源网络)
其实类似的新闻仔细一搜真的不算少,似乎在生活中,一些烈性犬、大型犬都喜欢攻击小孩或者老人,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无论是随主人外出的被牵绳的狗,或是家中散养的狗,它们见到儿童,都会很兴奋和激动。我们从狗子的本性,对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帮助狗主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免发生严重问题。
一、狗狗的社交能力有限
狗狗的社交能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它们往往不能像我们人类一样理解和处理复杂的情感。对于狗狗来说,它们可能无法理解小孩的某些行为,这可能导致它们感到不安或困惑。
(图源网络)
二、狗狗的领地意识
狗狗是有领地意识的动物,如果它们觉得自己的领地被小孩侵犯了,就有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所以,当小孩过于接近狗狗的私有空间时,就有可能引发狗狗的攻击。
(图源网络)
三、欺软怕硬
欺软怕硬是狗狗的一大特点,在狗狗的眼中孩子体格较小,误认为孩子是一个既好玩也好欺负的小动物。
四、错误理解狗的行为及意图
小朋友经常会把狗狗的威吓当成示好,张嘴当作微笑等,即使狗狗已经发出危险的信号,但小朋友错误领会信号的意图。
(图源网络)
五、危险意识薄弱
小朋友危险意识较薄弱,喜欢近距离观察狗狗,特别是5岁以下的小孩更容易近距离观察,容易被狗咬到头颈部等神经较多的敏感部位。
(图源网络)
六、不安全动作
有时候,小孩的行为也可能是导致狗狗攻击的原因。比如抢狗狗的食物,在狗狗面前奔跑,尖叫引起狗狗的注意,摸狗狗的尾巴等等不安全的行为,这些都有可能让狗狗感到不安。
七、狗狗的过往经历
狗狗的性格形成与它们的过往经历密切相关。如果狗狗在过去的经历中曾经遭受过伤害或恐惧,这可能会导致它们对外界产生不信任感。当小孩接近时,狗狗可能会因为过去的经历而感到不安,从而表现出攻击性。
(图源网络)
狗咬人事件,往往发生在狗主人不在的时候、不栓绳宠物狗及流浪狗,最容易发生咬人事件。作为主人,一定要规范地给动物接种狂犬病疫苗,同时出门也应当用牵引绳,既是保护别人,也是保护自家狗狗。如果遇到故意挑衅逗弄狗狗的人群,也要及时制止和远离,保护好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