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酶制剂和天然植物提取物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新型饲料添加剂,但其制备工艺仍需完善,质量标准还需统一,饲料添加剂对动物营养生理、肠道微生态、免疫机能等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也需加强。充分利用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低质、廉价、来源广泛的饲料资源,引入现代生物技术改造、规模化制备具有技术含量的新型生物源性饲料添加剂,是添加剂发展的必然趋势。
饲料添加剂分为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两类,其基本功能是维护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的各种生产性能。为追求经济回报,以往饲料添加剂的促进动物生长作用被过分强调,而忽视其造成的动物性产品药物残留、病原体耐药性等长期危害。新型安全饲料添加剂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应在动物生产过程中无药物残留,不产生毒副作用,对动物生产不构成危害,其动物产品对人类健康无害;动物排泄物不污染环境。现已开发及正在开发的新型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微生态制剂、酶制剂、低分子量糖类、中草药制剂等。为合理开发、应用这些新型添加剂,有必要对其各自的发展前景和实际应用效果做比较分析。
1.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动物体内构成正常菌群的有益菌制成的活菌制剂,称作益生素,具有助消化、合成动物必需维生素、颉颃病原微生物和刺激免疫系统正常发育的作用,从而实现促进动物生长的目的。这些细菌包括乳杆菌属和链球菌属的很多乳酸菌成员,能充分利用活菌在体内黏附与繁殖,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可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动物性产品品质,降低粪氨含量,净化水体环境。
但活菌制剂多为厌氧菌,发酵难度大,在储运加工过程中氧气、高温等均使其大量失活,不得与抗生素合用,可能被胃酸灭活,质量标准亟待统一。
2.酶制剂
酶制剂包括各种水解酶(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葡聚糖酶、果胶酶、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葡萄糖氧化酶、溶菌酶、植酸酶(针对单胃动物)、木聚糖酶、细胞溶解酶以及异构酶等。酶制剂可补充机体内源酶的不足,分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但发挥作用有特异性,通常复合酶的应用效果较单一酶好。
由于酶在饲料加工、保存等环节中容易失去活性,因此需要通过定点突变技术或制成特定剂型以便对酶活性特别保护。目前还需对酶活性指标及其测定方法做统一规范。
3.天然植物提取物
丝兰提取物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对有害气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降低畜舍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改善动物饲养环境,提高健康状况,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故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动物生产中。另外,丝兰皂甙通过对肠道原虫的抑制作用影响了原虫对细菌的吞噬,使得肠道内纤维分解细菌的数量增加,更有助于纤维素在消化道后段的发酵和降解。
据中国应用药理学记载:丝兰皂甙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它对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及其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性。
丝兰皂甙可通过增加肠道黏膜对抗原的摄入来增强免疫反应,还能与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避免了抗原被消化降解。
不同种类的饲料添加剂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在逐步淘汰抗生素添加剂的过程中,应针对性发展纯天然、无毒害、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无污染的新型添加剂。微生态制剂由能繁殖的活菌构成,应向耐胃酸、耐高温、耐消化酶、肠道定植能力强、复合型方向发展。酶制剂最为安全,但需要解决提高和保护酶活性的普遍问题。以果寡糖、低聚木糖和壳聚糖为代表的低分子量糖类,具有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的作用,但从长远角度看,应加强对来源丰富、可选择性促进益生菌生长繁殖、降低脂肪吸收、能有效刺激黏膜免疫的低分子量糖类的筛选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