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欢迎光临维宠宠物导航网!

维宠宠物导航网

153-2012-0258

Human resources
人力+

人脉 您的位置:首页 > 人力+ > 人脉

小动物心脏新知专访-陆梓杰

2025-06-26 39 返回列表

来源:北京宠物医师大会

心脏新知专访——陆梓杰

兽医硕士/兽医师,中国兽医协会兽医心脏(小动物) 专科医师,GPCert(SAM)内科认证医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 住院部 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二导师;中国兽医协会兽医心脏(小动物)专科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兽医杂志》审稿专家;北京小动物诊疗行业协会 心脏分会 副会长;北京小动物诊疗行业协会 理事。

近期,小动物心脏科诊疗领域有哪些重要技术进展给您留下深刻印象?这些进展是如何帮助我们做出明确诊断以及改变治疗方法的?

首先,我们有了更加便捷的移动式心电监测技术。以前,这类技术存在一些壁垒,传统的Holter不但成本高穿戴起来也既不方便也不舒适。而现在许多国内公司研发的穿戴式芯片,无论是在医院住院部还是在家中,都能实现随时随地的心电监测。有些甚至能与手机联通,方便医生发现一些平时没有意识到的心电异常,甚至也会颠覆之前的一些临床认知。

还有,一些高阶影像技术,比如3D超声,它能让医生通过非侵入性手段去观察心脏各个部位的情况。例如,对于动脉导管未闭这种先天性心脏病,以前可能只知道导管类型,但现在通过3D超声就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具体情况。当我们使用3D呈现技术或CT扫描时,会发现导管存在各种变异,甚至一些先天性心脏病的开口形状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圆形而是椭圆形的。这种发现对后期的介入治疗和干预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最后,在治疗方面,目前国内心脏病的治疗主要还是做内科管理,难以完全控制住结构性变化。因此,许多疾病内科作为前导,但更长远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往往需要依赖外科或介入手段。比如,像常见的狗的瓣膜病,目前普遍采用各种药物进行管理。但心脏科大夫都清楚,药物治疗是有极限的。一旦一只患有瓣膜病的狗开始真正依赖药物,它的寿命基本上就已经进入倒计时了,这是一个特别残酷的现实。现在,随着一些新的外科或介入方案的出现,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和曙光。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高级影像技术来评估瓣膜的形态、瓣膜病变的程度,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介入操作,或者如果病变非常严重,我们可能会考虑开胸,通过体外心肺循环技术来进行手术,从而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根治这种疾病。

目前这些技术在国内其实已经在使用了,只是还没有普及。

谈谈最近小动物心脏科诊疗领域令您难忘的临床病例或事件。

以往,国内会议的主题设定相对较为单一,通常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分享一些临床知识或针对这个专题展开讨论。内容也多局限于讲解和拓展一些书本上的知识。但近两年,我发现一些专科医生开始在会议上分享他们自己做的临床病例统计研究,而且研究样本量具有一定规模。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标志着我们正在慢慢与国际接轨。因为传播书本知识只是第一步,将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数据、逻辑和思路才更具价值。比如,医生展示针对数百例心脏瓣膜病的统计分析,其基于大样本数据总结的诊疗规律,与仅凭数十例病例形成的经验性认知存在本质区别。体现了我们国内学术会议的内容升级。


从您的角度看,小动物心脏科诊疗的未来将有哪些突破?

很多疾病内科的尽头就是外科,无论是宠主还是医生都不再满足于只进行基础的内科管理,所以心脏科未来外科介入的比重肯定会越来越高。比如我们常提到的慢性肾病,特别是猫狗的晚期肾病,一开始可能只能通过输液治疗,这两年透析技术逐渐普及,但这些都只是缓解症状。最终,可能还是要走到肾移植这一步,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当然,心脏移植的普及尚需时日,但心脏内部的一些小零件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进行修复了。

谈及疾病治疗,现在我们逐渐开始把疾病分为临床前期和症状期,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些年出现的各种指南,把疾病分得越来越细,对于不同分期的疾病,治疗方案也会有所差异。这意味着,我们在逐步将同一种疾病进行更细致的分期,从而实施更加精细化的内科治疗。这可以说是我们诊疗领域的一大突破。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二维码
维宠宠物导航网 电话:153-2012-0258 电话:155-0222-3953 邮箱:594036387@qq.com 地址:天津滨海新区烟台道15号办公楼5-506室

天津维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 Inc.

 津ICP备19008835号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