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欢迎光临维宠宠物导航网!

维宠宠物导航网

153-2012-0258

Human resources
人力+

病例 您的位置:首页 > 人力+ > 病例

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案例分享系列 (十一)

2025-06-26 52 返回列表

来源;中国兽医协会

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案例分享(十一)

中国荷斯坦奶牛“高免疫力新品系”选育服务案例


1

摘要

长期高强度的经济性状选择导致奶牛对疾病的抗性普遍下降,奶牛疾病一直以来是制约我国乳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之一,其严重影响牛奶产量和质量,挖掘一般抗病性标志并解析其分子功能机制是实现抗病育种的重要基础。本团队经过多年科技攻关,基于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性状选择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和免疫细胞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已成功挖掘出奶牛免疫应答能力的生物标志,并成功开发出一套高效、便捷鉴定高免疫应答奶牛的专利技术。本团队积极拓展动物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依托江苏奶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级科技小院(江苏泗洪奶牛科技小院),基于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在河北、上海以及江苏地区26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常态化开展奶牛免疫力性状测定及牛群选育的志愿服务工作,目前服务成效显著,已覆盖牛群规模达1.5万头以上,经本团队鉴定的“高免牛”的犊牛腹泻和成母牛乳腺炎等奶牛常见疾病发病率降低60%以上、发病风险极显著降低。


2

背景及目标

奶业是关系国民“菜篮子”的重要产业,奶牛疾病是制约奶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畜牧业产值12%-15%。尽管预防接种发挥了重要的防治作用,但未能完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流行,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饲养条件的改变以及对生产性状的高强度选择,奶牛对疫病的抗性普遍下降。一些新型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对奶牛和人类健康构成持续的威胁。通过抗生素产品来控制奶牛传染性疾病使奶牛中的药物残留增加而可能危害消费者健康,这些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新的防疫途径,通过遗传选育的手段提高奶牛的疾病抗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策略。然而,现有奶牛抗病育种研究大多针对某一特定疾病的选种选育,常常会带来其他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或生产性能的降低,尽管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健康性状的选择,包括奶中的SCC、奶牛的长寿性等,但一直没有筛选出能够反应奶牛一般抗病性的选择标志(性状)。因此,围绕奶牛一般抗病性新型有效标志的挖掘及其功能机理的研究,已经成奶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动物的抗病性能主要取决于其自身免疫系统,适应性免疫应答作为免疫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最终决定了动物是否发生疫病,适应性免疫应答主要包括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二者是动物免疫力的关键基础,其在奶牛的常见各类炎症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免疫应答性状选择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奶牛综合抗病力育种策略,该策略所鉴定出的高免疫应答种公牛,其女儿表现出了乳腺炎、子宫内膜炎、蹄病等多种奶牛常见疾病的抗性,以及更高质量的初乳和更强的疫苗响应。目前的性状测定常规方法是基于手动测量V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皮褶厚度,以及间接ELISA检测抗体水平,且相关技术已被加拿大奶牛育种公司“先马士”申请国际专利保护,现已转化成“免疫大师”冻精产品在全球广泛推广。但是这该方法需要对牛进行保定,检测周期长、操作程序复杂、成本高、技术要求高,目前世界上仅在少量种公牛选择上应用。本团队基于现有免疫学检测方法,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成功鉴定出外周血中非典型的CD4+CD8+ DP T细胞可作为迟发型超敏反应的表型标志,IgG+CD27+ B细胞可作为抗体水平的表型标志,其遗传力达0.3-0.49,利用该生物标志鉴定的高免疫应答奶牛群体产奶量显著提高,牛乳体细胞评分显著下降,犊牛腹泻和成母牛乳腺炎等奶牛常见病发病率下降60%以上。

本案例的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本团队研发的高效、便捷鉴定高免疫应答奶牛的专利技术,突破国外奶牛遗传性免疫应答能力选择技术的封锁,攻克高免疫力奶牛种源“卡脖子”技术,助力我国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化奶牛高免疫力新品系。


3

工作与成效

团队坚持带领全体成员奔走在乡村沃野,以所学所长致知力行,服务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以团队成员为核心的志愿服务团队,邀请校内外专家老师线上累计进行培训课时超达300小时,通过农技耘app,远程为农户解决问题。线下团队在多次国际会议上汇报团队成果,得到了院士的高度认可,获多次汇报奖项,并举办新牛人计划宣讲对接会,通过专家与牧场结合的方式不断突破产业发展难点、痛点。团队的事迹被“光明日报”、“中国科技报”等数十家媒体报道,累计报道38次。

目前,通过研发关键技术、集成技术体系、创新推广方式,已实现技术推广总规模达1.5万头奶牛以上,累计指导帮扶20余家奶牛养殖场,成母牛年平均产奶量增加500 kg,奶牛临床乳腺炎全年发病率降低40%,牧场抗生素使用量减少30%,牛奶体细胞数下降20%,泌乳奶牛头均增加产值和利润分别达2000元和500元以上,提高了奶牛生产效率,降低了对环境的压力,减少了牧场抗生素的使用,提高了原料奶质量,推动江苏奶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本项目相关成果已经在河北、江苏、上海等地区的规模化牧场及中小型养殖户进行了推广与应用,得到了较好的反响。同时本团队每月定期进行牧场常见疾病防控治疗的讲座培训或观摩活动,目前参与技术人员和农户已达1000人次以上,志愿团队90%以上的毕业生耕耘在农业生产一线。


4

经验总结与分析

1.聚焦立德树人,强化向下扎根,向上成长

本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在读硕博研究生40余人。聚力打造“专业团队+农户”和“实验室+牧场”融合型科研教学基地,将课堂建在生产一线,将实验室科研攻关与牧场实践相结合,一头连接实验室,一头深入牧场实际。团队践行扬州大学校训“坚苦自立”,扎根于牧场一线,与牧民同吃同住,践行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团队学生先后在中国研究生创新系列+科技强农牛精英挑战赛荣获团体二等奖、第一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大赛一等奖等众多奖项,志愿服务成果受到各专家和行业人士的广泛好评。

2. 聚焦科研创新,强化牧场出题,大学答题

本案例依托学院的优势学科和资源力量,引导全体成员投身创新创业活动。持续增强以创新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能力。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基地奶业振兴。在人才培养的同时,团队不忘初心,稳扎稳打,坚持推进奶牛养殖关键技术革新,不断努力破解生产实际问题。针对规模化牧场乳房炎、肢蹄病、围产期疾病等疾病发生率高的问题,以提高牛群的一般抗病力为目标,利用团队前期已建立的奶牛免疫力高通量测定技术,开展一般抗病力测定,建立高产抗病群体,集成奶牛群体抗病力提升技术体系,在母牛群体上率先开展基因组选择,缩短世代间隔,降低选育成本。并开展应用示范。

3.聚焦服务发展,强化解决小问题,服务大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跟时代砥砺前行,担当责任奋发有为,是我国青年的光荣传统,也是党和人民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科技小院团队引领小院成员担当作为,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在实践创新中锤炼党性、增强本领。近三年,依托江苏奶牛系、江苏泗洪奶牛科技小院,团队成功开发奶牛乳腺炎病原菌16 联qPCR 技术,新型壳聚糖奶牛乳腺成膜剂,奶牛乳腺炎特异性绿色治疗生物制剂、奶牛高性能低密度芯片等产品。先后举办“新牛人培训会”、“兽医技能培训会”、“奶业振兴行动能力提升培训班”、“奶牛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各项培训活动6次,累计服务人数300余人。


5

展望

本团队在奶牛抗病育种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不仅为解决我国乳业高质量发展瓶颈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也为未来畜牧兽医行业在动物健康管理、精准育种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辟了广阔前景。基于当前成果,未来发展方向可围绕以下维度深化拓展:

1.技术迭代与全产业链应用

技术优化升级:进一步整合单细胞多组学、基因编辑(如CRISPR)及AI预测模型,开发智能化抗病性状筛选平台,提升检测效率并降低应用成本。

跨物种推广:验证免疫应答标志物在肉牛、水牛等反刍动物中的普适性,推动技术向畜禽多品类辐射,形成大动物健康管理的通用解决方案。

2. 数据驱动的大健康生态构建

建立国家级抗病育种数据库:整合基因组、表型组及环境数据,联合产学研机构制定抗病性状评估标准,推动数据共享与育种协作网络。

智慧牧场融合:将免疫性状数据与物联网(如可穿戴设备监测生理指标)、区块链(溯源系统)结合,实现疾病预警-干预-选育的闭环管理。

3. 产业模式创新与价值延伸

培育“高免牛”种源经济:联合种业企业打造抗病核心种公牛站,开发高附加值冻精产品,抢占种业战略高地。

绿色养殖转型:通过降低发病率减少抗生素使用,助力牧场获取低碳认证,打通乳制品出口的ESG(环境、社会、治理)贸易壁垒。

保险金融赋能:与保险机构合作设计“抗病牛群健康险”,以数据化风控模型降低保费,形成“技术+金融”双轮驱动的服务新模式。

4. 政策协同与国际合作

推动标准纳入国家育种体系:建议农业农村部将免疫性状纳入《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通过补贴政策加速技术落地。

“一带一路”技术输出:依托亚热带-温带过渡带(如江苏)的技术适应性优势,在东南亚、中亚等乳业新兴市场建立示范牧场。

5. 可持续发展价值释放

预计未来5年,技术推广可覆盖全国10%规模化牧场(约300万头存栏),每年减少因奶牛疾病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超20亿元,抗生素使用量下降40%以上。长期来看,通过构建“抗病遗传增益-牧场降本增效-乳品安全升级-消费者信心增强”的正向循环,将实质性推动我国从“奶业大国”向“奶业强国”跨越。

本团队将持续深化与产业端的“科技小院”式嵌入合作,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路径,打造全球领先的动物抗病育种创新策源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畜禽种业竞争力提供核心科技支撑。


6

所获荣誉

1、2024年5月,2023年度江苏省行业领域优秀科技进展;

2、2023年10月,全国第一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一等奖;

3、2021年8月,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4、2020年11月,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5、2019年11月,江苏省农学会第三届“创星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6、2019年7月,2019年常州市涉农产业青年创业大赛一等奖。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二维码
维宠宠物导航网 电话:153-2012-0258 电话:155-0222-3953 邮箱:594036387@qq.com 地址:天津滨海新区烟台道15号办公楼5-506室

天津维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 Inc.

 津ICP备19008835号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