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宠经说
一袋“救命血”,成了一只小猫的催命符。
近日,有宠物主爆出宠物医疗领域的一个灰色产业,“黑血库”。该事件曝光后,将宠物医院、上游供应链与灰色地带的“隐形血库”之间的利益链条,彻底推至了台前。

10月中旬,广州一位女士的宠物猫因为急性肾衰,急需输血,该宠物医院“热心推荐” 了合作的血库。但在输血几小时后,猫咪因血液含三种细菌和寄生虫卵引发感染死亡。
猫咪去世后,陈女士根据该医院给的线索,伪装成宠物店老板卧底到该血库的城郊仓库,拍下了“倒吊猫咪抽血、晃身挤血、抽干后丢弃” 的地狱场景。据爆料的视频中,猫咪被放在地上,倒吊着抽血。

随后,该女士将视频发到了网络,#揭秘广州某动物血库#广州宠物血库虐猫等话题迅速冲上了热搜。
值得一提的是,该事件曝光后,有网友爆料,不少医院明知血源问题,但仍主动引流。据悉,每介绍一笔生意可拿100-300元的回扣。有黑心医院甚至将推荐量纳入医生考核指标。

据爆料显示,所谓的“正规血库”,实为城郊作坊,通过抓捕流浪猫或低价收购,将边际成本压至零。血液采集完全忽视安全规范,单只猫血液被超采至150-250ml,远超行业标准,每一只“血猫”几乎都是一次性消耗品。作坊零消毒、设备简陋、血袋存放随意,带来极高的感染风险,却能以低价迅速流入市场。
事实上,早在去年,并已经发生过贩卖“猫血”事件。当时,广州维某某宠物医院并被曝光过售卖猫咪血液。为该医院前实习员工爆料,据了解,医院频繁抽取寄养宠物甚至安乐死动物的血液,疑似卖给生物公司牟利,并提供了抽血视频、交易记录等证据。
该事件经广东广播电视台曝光后,白云区农业农村局开始介入调查,但医院否认“刻意抽血贩卖”,仅承认将 “化验废血” 擅自提供给生物公司且未返还补贴。
后来,该医院开始 以“侵犯名誉权” 起诉小林。但广州白云法院明确认定小林的爆料属“为公共利益行使公民权利”,驳回医院全部诉求。这是国内首次以司法判决认可“宠物血液牟利乱象” 的存在。
据我们了解到,黑作坊只是“生产方”,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令人警惕的是部分宠物医院,正在成为灰色链条的“渠道方”。
根据信息显示,有些医院跟这种血库“长期合作”,将高风险血液推向C端,哪怕血液经过处理,但是还是从流浪猫身上吸取的。在高利润与便利驱动下,部分机构选择性了失明。

由于宠物血液制品缺乏统一标准,也没有严格准入。一个合规血库需要健康筛查、福利保障、无菌操作、疫病检测、冷链运输,每一步都高投入、高成本。
相比之下,黑作坊轻资产、高周转、低成本,在监管空白下疯狂扩张,形成“劣币驱逐良币”。那么问题来了:在高额利润面前,单靠道德谴责,能约束住贪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