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城宠物展
随着“拟人化”与“高端化”趋势席卷全球宠物行业,宠物早已从“伴侣动物”转变为家庭核心成员。美国宠物保险公司Figo近日委托数据机构Morning Consult,对包括2,072名宠物主在内的2,204名美国成年人开展调研,从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代际养宠画像”——尤其是婴儿潮一代(Boomers)与Z世代(Zoomers)在养宠理念、消费行为与价值选择方面的深层分化。
该调研不仅揭示了当下养宠人群的共性,也显示出年轻一代在重塑宠物文化方面的深远影响。
1 情感依赖升级: 分离焦虑不止存在于宠物身上 报告显示,48%的宠物主认为自家宠物存在分离焦虑问题。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宠物带来的情感连接同样影响着主人本身——5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与宠物分离时也会产生焦虑。 这类“情绪共振”正在重构人宠关系的边界:在实际生活中,超过一半的人会在夜间出行时将宠物一同带上,显示宠物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依赖核心”。宠物不仅仅是陪伴,更是稳定情绪与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2 饮食投入升级: 研究配料、亲手烹饪成为趋势 随着消费升级趋势延伸至宠物用品领域,宠物主对宠物饮食的关注日益精细化: 58%的宠物主在购买食品前会研究配料表,体现出“成分党”式的理性决策; 收入越高,对食品成分越重视——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0万元)的宠物主更倾向于深度研究原材料来源与营养结构。 ▲宠物主在购买宠物食品前的调查习惯:紫色柱状图显示,58%的受访者表示“每次都会提前研究”宠物食品成分;另有19%的人表示“至少研究过一次”。相比之下,20%的宠物主从未调查过相关信息,3%则表示不确定是否做过相关了解。 数据来源:Figo Pet Insurance 在行为模式上,Z世代更进一步,以“自制宠物餐”表达情感和态度——近三分之一的年轻宠物主会定期为宠物烹饪正餐或精致零食,形成一种介于“生活方式”和“仪式感”之间的新型互动。 这一饮食趋势也明显体现出环保意识的渗透:选择原材料、控制包装、减少浪费——可持续养宠消费已在年轻人中逐步形成日常思维方式。 3 性别差异显著: 女性情感粘性更高 调查同时揭示了养宠行为中的性别分化倾向: 将近一半的女性表示,她们更愿意在看电视时与宠物共处,而不是伴侣; 63%的女性受访者表示宁愿宅家陪宠物,也不愿意去参加首次约会,而男性中持相同观点的仅为40%。 宠物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已从“情绪慰藉”逐渐向“关系替代”演变。女性宠物主在情感投入方面显得更加积极主动,也更容易将宠物视为长期生活搭档甚至家庭成员。 4 年龄代沟显现: 人宠边界感悄然浮现 代际之间在人宠互动的具体边界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例如,“宠物是否能上床睡觉”这一问题体现出亲密关系的尺度变化: 79%的所有受访者表示会允许宠物与自己同床而眠; 而在Z世代中,这一比例降至 71%,低于整体平均水平,显示出年轻群体在亲密度的把控上略显保留。 Z世代在养宠行为中的另一大特征是环保优先:60%的Z世代宠物主表示,他们通常会为宠物选择绿色环保类用品,这既是消费偏好,也体现出与价值观一致的生活选择。 此外,调研还发现,尽管宠物元素服饰整体认同度不高,但千禧一代对这一趋势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 5 保险与居住偏好: 宠物影响力正在外溢 宠物在生活中的“中心地位”也开始向外扩展,影响人们的保险意识与居住决策: 整体而言,仅21%的宠物主为宠物购买了保险; 但在年轻群体中,这一比例显著上升——32%的千禧一代与31%的Z世代已为宠物投保,显示出年轻人更愿意为“毛孩子”的未来承担风险。 与此同时,宠物是否适合某个住所也成为实际购房或租房的关键考虑因素: 60%的宠物主表示宠物会影响他们的选址决策; 在Z世代中,这一比例达到57%,显示出“宠物友好型”住房正在成为新兴生活刚需。 6 结语: 新一代的“宠物主”正在定义行业未来 从“情感依赖”到“可持续选择”,从“保险配置”到“择居偏好”,Z世代正在用一套全新的生活逻辑重塑“养宠”这件事的内涵。宠物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陪伴的对象,更是能反映个人价值观、消费理念与生活品位的“共生伙伴”。 随着这股代际趋势逐步显现,其背后的消费偏好与行为逻辑,也将成为未来宠物行业发展与品牌策略制定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