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宠业家
从实验室的科研突破到药企的战略布局,原本专为人类设计的GLP-1类减肥药,正将目光投向日益庞大的超重宠物群体。
然而,这一大胆尝试能否在人类市场的成功基础上,进一步复制于宠物医疗领域,仍有待时间检验。据世界宠物肥胖预防协会主席分析,尽管目前业界对该领域的关注与资源投入持续增加,但由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期相关政策的调整,以及公众对增加宠物治疗选择的呼声日益高涨,预计未来五年内,有望出现可供兽医处方使用的宠物减肥药物。
过半宠主开始主动关心宠物体重问题
体重管理市场规模可达百亿
长期以来,宠物肥胖问题如同水面下的冰山,虽被部分宠物主察觉,却未被系统性地视为一个巨大的医疗与商业市场。
这一局面正在被迅速改变。2024年,由中国宠业家与久生联合发布的《宠物体重状况专项调研》揭示了一个关键转折点:超过50%的中国宠物主开始主动关注宠物的体重健康。这表明,市场教育已初见成效,宠物主的健康管理意识正从基础的“吃饱吃好”向更科学的“体重管理”跃迁。
在英国宠物市场,英国价格比较平台MoneySuperMarket前不久发起了一项调研显示,约40%的犬主表示会考虑为爱犬使用类似GLP-1的减肥注射剂。这一数据犹如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了资本与产业的巨大涟漪。它直接指向一个未来规模可达100亿美元(约合700亿元人民币) 的潜在市场,让宠物体重管理从一个养护话题,一跃成为充满想象空间的黄金赛道。
市场的风向转变,正催化企业加速开辟新战场。生物制药公司的动向成为最敏锐的风向标。当Okava等公司宣布计划将人类减肥药(如Wegovy)用于犬类试验时,这一跨界尝试不仅震动了宠物健康行业,更意外地成为一块“试金石”,触发了全社会关于宠物主消费意愿与伦理界限的公开探讨。
然而,机遇之下暗流涌动,MoneySuperMarket的数据背后折射出深刻的群体分化:在25至34岁的年轻宠物主中,接受度高达56%,而在55岁及以上群体中,这一比例骤降至20%。这种“年轻积极,年长谨慎”的鲜明对比,预示着市场教育将面临“分歧大于共识”的长期挑战。
从概念设想至临床布局
价格仍是阻挠宠物减肥药发展的最大障碍
将人用药“跨界”用于宠物,绝非简单的剂量调整,而是一场涉及药物形态、给药方式和成本控制的系统性创新。各大企业正从不同路径进行探索,试图攻克技术壁垒。
1、长效缓释技术突破。2024年6月,彭博社报道了Okava制药公司的一项创新举措——致力于开发一种用于猫的可植入式GLP-1药物输送装置。这种装置不仅能帮助肥胖猫咪减肥,还有望改善猫糖尿病的管理。这标志着研发思路已从简单注射转向更贴合宠物习性的长效、便捷解决方案。
2、老药新用。 Okava公司选择的药物基础是首个获得FDA批准的GLP-1药物——艾塞那肽。该药于2005年获批用于人类2型糖尿病,其专利已过期,这为开发成本更低的仿制药提供了可能。尽管其人类商品Bydureon已于2021年停产,可能与新一代GLP-1药物效果更优有关,但其深厚的安全数据积累,恰恰降低了转向宠物应用的研发风险与时间成本。
3、剂型创新。除了注射和植入,让药物更易被宠物接受是关键。2024年2月,Better Choice公司收购Aimia宠物保健公司,旨在开发 “零食和拌食”形式的GLP-1药物。这种将药物隐藏在宠物日常零食中的方式,若能成功,将极大提升给药的依从性,降低宠物和主人的双重压力,展现出对消费端需求的深刻洞察。
然而,价格是横亘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最大的障碍。目前,高效能的第二代GLP-1药物在人用市场每月花费高达900至1350美元,这对于大多数宠物家庭而言难以承受。正如专家Stephen O'Rahilly所预测的,随着技术成熟和竞争加剧,GLP-1类药物的价格必将遵循药品生命周期规律而下降。或许只有当这些药物的成本变得“便宜得像薯片”时,才能真正在兽医市场大规模普及。
人用减肥药转向宠物应用
仍有三座“大山”需要踏过
人用减肥药转向宠物应用,其意义远不止于开发一款新产品,而是预示着宠物医疗正从治疗向预防、从基础保障向消费升级迈进的巨大范式转变。这个潜在的百亿美元市场,将由技术创新、支付能力与情感需求共同驱动。
核心机遇在于需求的真实性与紧迫性。宠物肥胖是糖尿病、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直接关联宠物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随着宠物“家人化”趋势的深化,主人为提升爱宠生活品质而进行健康投资的意愿将持续走强。年轻一代宠物主对前沿科技持更开放的态度,为创新产品的市场渗透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然而,通往百亿美元市场的道路仍需翻越三座大山:
1、安全性验证:宠物与人类的生理结构差异巨大,药物的有效性、副作用及长期影响必须通过严谨的临床试验来验证,这需要时间与巨额投入。
2、成本控制: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如利用过期专利药)和规模化生产,将治疗费用降至宠物主可接受的范围(例如每月几十至数百元人民币),是市场能否爆发的关键。
3、认知教育:弥合不同年龄段宠物主之间的认知鸿沟,建立对“宠物科学减肥”的普遍信任,需要行业各方持续进行科学普及,将体重管理理念深度植入养宠文化。
结语:人用减肥药的这次跨界远征,已不再是遥远的科幻图景。从实验室的潜心研究到企业的战略收购,产业链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
尽管前路挑战重重,但市场需求的觉醒与技术路径的多元化探索,已为这片蓝海市场描绘出清晰的轮廓。当药物的价格最终亲民化,当科学喂养成为社会共识,这场始于一颗小药丸的变革,或将真正开启一个关爱与科技交融的宠物健康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