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城宠物展
第29届中国国际宠物水族展览会(CIPS 2025)将于2025年11月13-16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办“时光走廊特展·宠物文明溯源之旅”特别展览,由长城宠物展CIPS联合北美洲工作犬会(远东区)以及宠知源文化馆共同主办。
一场让毛孩子“活起来”的文化盛宴
这里没有冰冷的展柜,只有穿越时空的温暖印记。从远古化石到现代珍藏,从历史影像到艺术画作,千年来人与宠物的羁绊被精心编织成沉浸式长廊。你将亲眼见证宠物如何从“功能性伙伴”蜕变为“家庭情感支柱”;不同地域文化中,人与毛孩子的独特相处之道;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喂养器具、陪伴信物与动人故事。
本期为大家介绍的展品是——汉代绿釉陶狗舍,属于随葬明器的一种,兼具丧葬信仰与世俗生活的双重意义。
一
汉代绿釉陶狗舍 历史背景与断代依据 1. 汉代陶明器的盛行 ◦ 汉代厚葬之风催生了大量模拟现实生活的陶制模型(如陶楼、灶台、猪圈、狗舍),旨在为墓主提供“死后世界”的物质保障。 ◦ 绿釉陶器是东汉典型工艺(低温铅釉技术),狗舍表面若残留青绿色釉斑,可进一步佐证年代。 2. 造型特征 ◦ 阶梯状屋顶:模仿汉代木构建筑常见的“重檐”或“庑殿顶”,顶部突起可能是通风口(实际狗舍功能)或象征性“天窗”(沟通阴阳)。 兔与狗的组合: 狗:汉代视为“阳兽”,《风俗通义》载“犬别宾主,守家御凶”,墓葬中狗舍模型有镇墓、护主之意。 兔:常与月亮、长生关联(如西王母捣药玉兔),可能暗示墓主对“死后升仙”的期望。 二 核心作用与象征意义 1. 丧葬功能 模拟庄园生活:狗舍与陶仓、陶井等配套出土,构成微型“地下庄园”,反映汉代“事死如事生”观念。 驱邪护墓:狗能震慑“地下鬼魅”(如《论衡》提及“墓中置犬,以吠魍魉”),兔则象征永恒,共同护卫墓主灵魂。 2. 世俗文化投射 家庭饲养场景:汉代民间养狗普遍(《史记·货殖列传》记“牧豕听犬”为小康之家标配),此类模型可能复制墓主生前生活。 建筑技术史料:狗舍的通风设计、基座防潮处理为研究汉代民居提供实物参考。
预约通道现已经开启 境内观众注册领票 境外观众注册领票
这个11月,让我们跟随毛孩子的足迹
丈量文明长河的温度!